3月30日中午,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活动成员一同来到此次活动的第一站——鄂州市。
鄂州西邻武汉,地处全国经济地理中心,是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交汇点,国家“两横三纵”城市化战略的几何中心。
在这里,记者见到了在建的鄂州花湖机场,并了解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。
航站楼和塔台已完成土建
沿燕矶大道顺江而下,绵延数公里,鄂州花湖机场建设一片热火朝天。
“航站楼的土建主体已全部完工。”在紧张施工的航站楼前,航站楼项目生产经理郑哲介绍,按照目前的进度,钢结构和屋面已经基本完工,4月中旬,幕墙施工完毕。同时在7月中旬之前完成内装以及机电安装工作。
“8月起开始调试、验收。”
在正在建设的西跑道上,已经铺设了厚厚一层沥青,这是在为后面上混凝土做准备。
从南往北看去,已经看不到跑道的另一头。
“跑道长3600米,宽45米。” 民航建工场道施工员曹振山说,西跑道主要承担着货运飞机的起降工作,设计飞行指标为4E级别(最高为4F),能满足绝大部分货运飞机需求。
在机场,塔台一般承担着飞机的调配、起飞降落的信号控制等职责。
花湖机场的塔台,也快完工了。
在混凝土结构已经完成的塔台下,中建三局项目空管塔台总工舒红斌介绍,塔台总高度是89米,目前在83.4米。塔台的外部造型是鄂州市的市花——腊梅。那么接下来的工作,就是在混凝土外使用钢结构作出“腊梅”的造型。
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鄂州花湖机场是我国第一个、目前唯一获批建设的专业国际货运枢纽机场,采用的是“航空货运枢纽+龙头航空物流企业”的国际主导模式,是亚洲第一个、全球第四个该模式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,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。
成立临空经济区 产城融合发展
30日下午,联合采访团一行来到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招商展示中心。
中心内部,一个大大的沙盘描绘出了多年后美好的愿景——以鄂州花湖机场为中心,打造新的产业聚集区,以及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。
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,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、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基地、中部地区开放新高地、长江中游城市群临空产业聚集区。
临空经济区的总体方案在2019年3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,2019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。
“该区域规划面积178.7平方公里,西起鄂黄大桥连接线,北抵长江,东接黄石市主城区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总体空间布局为“一港五区”。
包括一个国际物流航空港,重点发展航空货运、航空快递、航空维修、航油航材等紧密结合机场运营需求的产业。
产城融合发展区,将着力建设城市综合体,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,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都市典范。
此外,包括一个先进制造引领区,航空物流集聚区,以及一个综合服务创新区。
根据其发展目标,到2025年,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45万吨,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,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。
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群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,有力支撑鄂州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,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,实现税收120亿元。
这个工程让万吨巨轮能直达武汉
作为运输大通道,长江航道一直是国内水运的重要命脉。
然而,长江中游河道不仅七弯八拐,而且滩多水浅,航道演变剧烈,不少段线不适合大型船只航行通过。
近年来,随着依托黄金水道,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,沿江地方政府对提升长江航道通过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。
2014年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正式向交通运输部提请建设“安庆至武汉6米水深、武汉至宜昌4.5米水深航道”(简称645工程)。
得到批复后,2018年10月,安庆至武汉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。
“我们投入生态建设专项基金,通过实施生态涵养区、生态护坡砖、增殖放流等多种方式,实现‘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’。” 在江边的护坡上,该项目常务副经理李平说,工程不仅注重生态,还有不少技术上的创新,比如引入“BIM”系统(建筑信息模型,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、物件导向、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),研发自动铺排系统等。
目前,工程已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,申报、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90余项。
如今,“武安段工程”已全面完工并满足试运行条件,这标志着“645工程”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。
386.5公里河段6米航道水深全线贯通,吃水6米内的10000吨级江海船舶,可常年直达武汉,形成了一条“畅行鄂赣皖,通达江浙沪”的“水上高速路”,实现了长江干线航道通航能力的再次飞跃。
据权威机构测算,该工程投运后将拉动区域GDP增长450余亿元。